趙卓然
稅收,在我眼中是個模糊而又清晰的概念,說它模糊,是因為我不懂它確切的定義、稅種、稅目、稅率。說它清晰,是因為爸爸媽媽所做的工作,給了我一個具體的認知。
我爸爸在地稅局工作,媽媽在國稅局工作。我不知道兩個局的區(qū)別,只知道爸媽都在勤懇又忙碌地工作著。爸爸有寫不完的材料加不完的班,媽媽有學不完的政策考不完的試。爸爸說兩個部門管理的稅種不同,這些稅共同構成了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,就像我們家,爸爸媽媽和我構成了一個完整的家。
最近,爸爸媽媽在家經常念叨國稅、地稅合作的事,有探討,也有爭論。不過,以我有限的觀察發(fā)現,現在的辦稅情況的確不一樣了。我們學校附近的辦稅服務廳開始聯合辦公了,在那里,我看到那些熟悉的叔叔阿姨們的身影,納稅人進一家門能辦國稅、地稅兩家事了。我還知道現在“三證合一”后企業(yè)只有一個共同代碼了,納稅人憑此可以方便地辦理各種事項。
其實,國地稅合作在我家早就有行動了。在我的記憶中,爸爸媽媽平時工作中總能互相配合,互相支持,爸爸長期在辦公室從事文字工作,從“小秘”變成了“老秘”,爸爸加班趕材料時,媽媽會承擔所有家務,做他的堅強后盾。當然,媽媽在為一筆出口退稅業(yè)務的真假而苦思冥想尋找證據時,爸爸也會給她一些建議和思路,幫她分析。媽媽負責出口退稅業(yè)務審核,是個風險很高的崗位,爸爸總是不厭其煩地提醒她“注意風險”。“夫君教導,永記心中”,每當其時,平時不太聽爸爸話的媽媽總是一臉嚴肅地應答著。
可是最近,我發(fā)現爸爸神情有些失落,媽媽偷偷告訴我,今年5月1日全面推行營改增,地稅局征收的一個重要稅種營業(yè)稅將改為增值稅,由國稅局征收,爸爸在感情上有些不舍。嘿,原來如此。我和媽媽商量,決定做爸爸的思想工作。其實,爸爸明白營改增的意義和必要性,再加上我們“開導”,爸爸的情緒慢慢好起來了,每天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,營改增在我們家落地了。
作者單位: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學